
50岁左右的中老年人健身养生已经成了常态,但在严寒刚走、春季初到的时期,养生切记不要激进,否则会起到反作用,把自己折腾进医院,一定要牢记以下5个春季养生法则:
第一是春季不要睡眠过多,古人讲“春困秋乏”,但中老年不适宜过多睡觉,中医理论说“久卧伤气”,而气为血衰,气行则血行,气缓则血缓,气滞则血淤。本身在冬天因为天气原因已经很久没有活动,春季继续躺着不动,身体各项器官会出现功能退化、气血瘀滞,长期的气血运行不畅,会出现身体的局部病变发生。
正常的睡眠时间控制在8小时以内就行,完全满足一天的精神需求。睡太久引发的病变主要包括消化不良、代谢功能紊乱、肌肉力量下降,表现为外在的行动越来越迟缓,饮食量下降过快,语言反应比较迟缓等情况。

第二方面中老年养生需要注意的是多吃青菜,春天时很多人会出现口干舌燥、鼻子干痒、牙龈出血的状况,这是因为春季天气干燥,气温变化比较快,人体内部新陈代谢也因为外部环境而处于不稳定状态,因此出现春燥上火的情况,这其实是因为“阴阳失衡”所产生。
而当人体上火后,自身呼吸道和消化道黏膜会受影响出现不同程度损伤,这些黏膜是人体第二道“免疫”防线,老年人本身抵抗力就差,遇到这种情况就更容易感染上各种病菌。
因此,老人冬季一定要预防上火情况出现,可以通过饮食清淡、忌辛辣,多吃蔬菜水果等方式进行调节,比较合适的食物有春笋、菠菜、荠菜等,也可以通过柚子皮、金银花或者菊花冲茶喝,也有很好的下火效果,而且能润肺止咳,对呼吸道粘膜保护起到很好的功效。

第三是防止中风,冬春季节是中风高发阶段,因为冬季天气寒冷、春季气温高低起伏大,人体血管收缩扩张频繁,对本身患有心血管疾病的中老年来说,血管经不起这样的折腾,一旦遇冷血管急速收缩,体内血压增高,就好比单车道上走了100量汽车,此时便会造成血小板堆积形成血栓,造成血管梗死进而中风。
中老年人春季养生还要注重心情调节,春天万物复苏,人体肝火旺盛,很容易就会焦躁暴怒,但经常性生气发火会导致肝气郁结,影响神经内分系统正常运行,随后连锁反应至肾上腺激素分泌、甲状腺素分泌等,造成免疫力下降,易受病邪侵袭,严重的会造成精神抑郁、心血管疾病等。

第四是运动,中老年朋友要记住一个顺口溜:要运动、先热身,不剧烈、少出汗,运动完、过会吃。可以通过拉筋、压腿、伸展等方式热身。运动时也严禁快跑、单杠等力量大、幅度大的剧烈运动,可以试试温和的普拉提运动。
